遭遇投顾公司虚假宣传,服务费还能要回来吗?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老师,我这个月工资都搭进去了,现在连孩子的补习费都拿不出来…”电话那头,来自广东的王女士声音哽咽。三个月前,她被某持牌投顾机构的”涨停板策略班”吸引,前后缴纳了8.6万元服务费,结果推荐的股票却连连下跌。这并非个例,去年仅某地方证监局公示的投顾类投诉就超1200件,其中近六成涉及服务承诺未兑现问题。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案例1:直播间里的”财富密码”
杭州的赵先生(化名)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每天三支金股”的广告,添加微信后,对方发来某分析师过往战绩:”2022年收益率达328%”。心动之下,赵先生支付了5.8万元加入”至尊VIP群”,结果所谓”内幕消息”竟是公开研报内容。当他提出质疑时,客服却以”行情波动属正常范围”搪塞。
案例2:步步升级的”服务套餐”
“刚开始只要2980元,后来老师说有更高级别的《主力资金监控系统》,我又转了12万…”四川的刘阿姨(化名)展示着她的转账记录。这种”温水煮青蛙”式营销在业内并不少见,部分机构通过刻意制造信息差,诱导投资者不断追加服务费用。
⚠️ 关键提示: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24条,投顾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收益。若您遇到类似情况,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识别投顾服务的”危险信号”
-
过度包装的”成功案例”
“上周带会员布局XX股份,累计涨幅47%!”这类说辞往往通过选择性展示、模糊时间节点等方式制造假象。实际上,上海某第三方审计机构抽样发现,宣称的”高收益案例”超七成存在数据修饰。 -
刻意营造的紧迫感
“名额只剩最后3个!”、”活动今晚12点截止”——这些销售话术旨在干扰理性判断。广东证监局去年发布的投资者保护提示中,特别点名此类”饥饿营销”手法。 -
服务内容货不对板
有投资者反映,付费后收到的竟是网上随处可见的K线教学视频,所谓的”一对一指导”也只是群发消息。这种情况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益。
三、这样做,提高维权成功率
第一步:完整保存证据链
- 宣传资料截图(包括收益承诺话术)
- 服务协议与缴费凭证
- 所有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
第二步:通过正规渠道反映
向服务机构注册地的地方证监局提交书面材料,详细说明:
① 对方哪些行为涉嫌违规
② 您遭受的具体损失
③ 您的合理诉求
第三步:专业团队协助谈判
“我们帮王女士整理出17处违规点,最终机构同意退还大部分费用。”小羊维权顾问透露,通过系统梳理证据、把握谈判节奏,多数案件能在15个工作日内解决。
特别提醒:维权有黄金期!部分机构会定期清理聊天记录等数据,建议尽早行动: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四、投资路上,这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上海老股民张叔说得好:”真要能稳赚,他们为啥不自己闷声发财?”遇到”高收益低风险”的宣传,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 -
认清投顾服务的本质
正规投资顾问提供的是专业分析工具和市场解读,而非”稳赚秘籍”。证监会明确要求,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不得代客操作。 -
维权不是丢人的事
“开始觉得是自己运气差,后来发现好多人都被同一套话术忽悠。”成功退费的杭州赵先生说。用合法途径维护权益,是对市场环境的正向促进。
如果您在近三年内遭遇类似情况,不要放弃挽回损失的机会。专业团队助您高效维权:
法律声明:本文所述案例均为真实维权经历改编,若您认为投顾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服务不符等情况,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反映诉求。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