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承诺的”稳赚不赔”是真是假?教你三句话让他们主动退款
“老师,你不是说这只股票稳赚不赔吗?怎么我投了20万,现在只剩8万了?”杭州的李先生握着手机,声音颤抖着质问电话那头的投顾”专家”。三个月前,他被拉进一个”内部交流群”,在所谓的”金牌分析师”不断推荐下,陆续投入了全部积蓄。如今,面对账户里不断缩水的数字,李先生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陷阱。
一、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投顾坑”
在金融市场上,像李先生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许多投资者都曾被某些持牌投顾机构的”稳赚不赔”、”高收益低风险”等承诺所吸引,最终却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
上海的王阿姨(化名)就曾向我们讲述她的遭遇:”那个小伙子天天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公司是正规持牌机构,推荐的股票都是经过’大数据分析’的,收益率能达到80%。我一开始也不信,但他们连续发了半个月的’成功案例’,我就心动了…”结果呢?王阿姨投入的15万元,不到两个月就亏掉了60%。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王阿姨要求解释时,对方却搬出了”市场波动”、”操作不当”等理由推卸责任,甚至建议她”加仓摊薄成本”。这种典型的”越亏越投”话术,让不少投资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揭秘投顾公司的”三板斧”
这些投顾公司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能让精明的投资者也频频中招?根据我们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手法:
- “免费午餐”诱饵:先以”免费诊股”、”限时体验”等名义吸引投资者入局,建立初步信任。
-
“成功案例”轰炸:每天在群内晒出其他客户的”盈利截图”(多为伪造),制造从众心理。
-
“专家人设”包装:自称”某机构前首席”、”私募操盘手”等,利用头衔增加可信度。
广州的赵先生(化名)就曾向我们吐槽:”那个老师朋友圈全是豪车、游艇,说什么’跟着我操作,明年你也能这样’。现在想想真是鬼迷心窍了!”
更隐蔽的是,这些公司往往确实持有相关牌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违规行为,比如:
– 承诺收益或变相保本
– 未充分揭示风险
– 提供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建议
– 收取不合理的高额服务费
三、三句话让投顾公司主动退款
如果你已经不幸”中招”,别急着认栽!掌握以下三句话术,往往能让对方主动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句:”请问贵司是否保存了我们完整的服务协议和风险揭示书?”
(很多违规投顾会刻意回避正式签约流程)
第二句:”我注意到服务过程中有多处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不符的地方。”
(点到为止,不必具体说明)
第三句:”我希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否则可能需要向行业协会反映情况。”
(暗示但不威胁)
深圳的吴女士(化名)就是用这三句话,成功让一家投顾公司退还了她70%的服务费。”他们一听我提到具体法规条款,态度马上就软化了。”吴女士回忆道。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维权路上的”避坑指南”
想要提高维权成功率,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 保存完整证据链: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宣传材料等。成都的刘先生(化名)就是靠三个月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最终成功维权。
-
把握黄金时间:通常事发后3个月内是维权的最佳窗口期,超过一年难度会大幅增加。
-
专业事找专业人:很多投资者自己跟投顾公司周旋数月无果,寻求专业帮助后往往几天内就有突破性进展。
“最让我后悔的就是一开始自己硬扛,错过了最佳时机。”南京的周女士(化名)坦言,”后来找到专业人士,两周就帮我拿回了大部分损失。”
五、投资路上的”防身术”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选择投顾服务时,牢记以下几点可以大幅降低”踩坑”风险:
- 查资质: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实机构及人员资质
- 看合同: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免责条款必须白纸黑字
- 忌贪婪: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保持高度警惕
- 控仓位: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单一渠道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有陷阱。保持理性投资心态,才是抵御各种投资陷阱的最佳”防弹衣”。
如果您在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的不当行为遭受损失,不要放弃追回血汗钱的机会!立即联系小羊维权,我们承诺”不成功不收费”,专业团队为您提供一对一维权方案。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