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变”烫手山芋”:一位股民与投顾公司的曲折维权路
“王师傅,侬这个月收益率至少30%起,阿拉团队有内部消息的呀!”去年三月,上海股民老李(化名)接到这通电话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陷入长达半年的投资困局。
一、甜蜜的陷阱:从免费荐股到高价服务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退休教师老李在浏览财经网页时,偶然看到某持牌投顾公司”每日三支涨停板”的弹窗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留下了联系方式。
“刚开始确实准得吓人,”老李回忆道,”他们推荐的XX科技连涨三天,虽然只让我买100股试试水。”在业务员小张(化名)连续两周的”精准预测”后,老李逐渐卸下心防,最终支付了29800元成为”至尊VIP会员”。
转折出现在缴费后。原先”稳如老狗”的荐股突然失灵,三个月内老李的账户缩水近7万元。当他提出质疑时,对方却以”市场波动”为由,又推荐他升级59800元的”机构通道服务”。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警惕这些”红色信号灯”
老李的遭遇并非个案。通过梳理近年案例,我们发现投顾服务纠纷往往呈现以下特征:
- “免费午餐”诱饵:先以免费荐股建立信任,再诱导购买高价服务
- 收益承诺变形记:从口头保证到微信文字暗示,规避书面承诺
- 服务降级陷阱:缴费后分析师”查无此人”,推给新手顾问应付
“最气人的是那些‘话术剧本’,”广东投资者陈女士(化名)透露,”后来才知道他们给不同客户推荐的是同一支股票,涨了就吹实力,跌了就说突发利空。”
三、破局之道:专业团队的关键作用
当老李意识到可能遭遇服务不符时,他做了三件正确的事:
– 完整保存了所有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
– 整理了服务合同中的关键条款
– 寻求专业第三方团队的协助
“有些条款写得云山雾罩,普通人根本看不出门道,”老李说,”专业团队一眼就指出其中三处明显有失公平的地方。”在证据梳理和协商沟通后,老李最终在服务到期前获得了部分服务费的合理返还。
四、您的权益守护指南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 证据固化:立即备份所有沟通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相关内容
✅ 服务比对:核对实际服务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
✅ 理性协商:通过专业渠道表达诉求,避免情绪化沟通
需要提醒的是,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投顾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收益,这也是后续协商中的重要依据。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投顾服务时请务必核实机构资质,理性看待收益承诺。如已产生纠纷,请及时保留证据并寻求专业帮助。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