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服务背后的隐忧:一位上海股民的退费维权之路
“老师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王阿姨盯着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手指微微发抖。这位上海退休教师去年在某持牌投顾机构购买了8万元的”至尊VIP荐股服务”,对方承诺”每月至少15%收益”,结果半年下来账户反而缩水近40%。当她提出暂停服务时,对方却以”行情转换期”为由,又游说她追加了5万元升级服务……
一、光鲜宣传下的投资陷阱
像王阿姨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不少投资者反映,某些持牌机构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过度承诺现象:
- “稳赚不赔”的话术诱导:通过直播间、微信群营造”跟着老师吃肉”的氛围
- 服务分级套路:从3888元的基础会员到28万元的”私募通道”层层加码
- 行情不利时的拖延战术:”需要时间验证策略”、”建议补仓摊薄成本”等说辞
“刚开始确实赚过两笔小钱,”杭州的个体户李先生回忆道,”但后来老师推荐的所谓’内幕票’连续跌停,投顾经理却突然失联了。”他在意识到问题后,通过专业渠道成功协商退还了部分服务费。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识别投顾服务的风险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投资者就需要提高警惕:
- 收益承诺过于具体
“保证月收益10%以上”等表述明显违反行业规范,正规投顾只会提供风险评估,而非收益担保 -
频繁更换服务顾问
很多投诉案例中都出现”老师带单→助理跟进→客服敷衍”的人员变动链条 -
拒绝提供书面协议
仅通过口头或社交软件沟通,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服务合同 -
诱导追加投入
以”解锁更高级别服务”等理由要求持续加资
三、理性维权三步走
第一步:完整保存证据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服务协议
– 录制直播间荐股视频
– 整理账户交易流水(重点标注推荐个股的买卖点)
第二步:主动协商沟通
通过书面形式明确提出服务异议,要求对方就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的差异作出解释
第三步:寻求专业协助
“当时觉得自己肯定要不回钱了,”成功退费的南京投资者张先生表示,”后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通过举证服务内容与合同条款的不符点,最终拿回了大部分费用。”
四、投资服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选择投顾服务时切记:
– 查看机构是否在证券业协会官网公示(可验证执业编号)
– 警惕”免费荐股”引流套路
– 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产品
– 定期检视服务效果,及时止损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及时止损就是最好的风控。保留好相关证据,专业团队可以协助您通过协商等途径争取合法权益。
本文案例均为真实维权案例改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