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顾的“保证收益”话术,你完全有权依法要求退还费用,全额退款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当投顾的”稳赚承诺”变成泡影,这些维权方法或许能帮你挽回损失

“王老师,您上周推荐的股票今天跌停了,不是说好保本收益吗?”杭州股民老陈盯着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他在某持牌投顾机构的”首席分析师”反复游说下,缴纳了5.8万元服务费,对方信誓旦旦保证”年化收益不低于50%”,结果账户反而缩水了30%。这种场景,在投资咨询行业并不少见。

一、”躺赚”话术背后的猫腻

去年夏天,深圳的周女士被拉进一个名为”价值投资精英圈”的微信群。群里的”李总监”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用带着浓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在直播间喊话:”跟紧我们的节奏,每个月20%收益轻轻松松啦!”在连续三天”免费牛股”都小幅上涨后,周女士支付了3.2万元升级为VIP会员,结果所谓的”内幕消息股”买入即套牢。

这类操作通常有固定套路:
1. 收益诱惑:用PS过的盈利截图吸引眼球
2. 饥饿营销:”限时特惠”、”名额有限”制造焦虑
3. 责任规避:合同里藏着”投资有风险”的免责条款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识别投顾服务的危险信号

南京的退休教师张阿姨至今记得那个语气笃定的客服:”阿姨侬放心呀,我们证监会批的牌照,推荐的股票都是调研过的。”结果所谓的”调研股”竟是当天振幅超过15%的庄股。这些危险信号要警惕:

  • 绝对化表述:”100%获利”、”零风险”
  • 模糊资质:刻意混淆”投资顾问”与”证券分析师”区别
  • 催促缴费:还没说清服务内容就急着让转账

数据显示,近两年涉及投顾服务的纠纷中,超过60%与收益承诺有关。有位成都的年轻股民在维权时吐槽:”那些老师说起股票来头头是道,一问到具体操作记录就开始装莽(四川话:装糊涂)。”

三、行之有效的维权路径

上海某IT工程师小吴的经历值得参考。他在支付8万元服务费后,发现投顾公司提供的所谓”独家策略”竟是公开的券商研报。通过系统性地收集这些证据: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和收益承诺录音
– 整理缴费凭证与服务合同
– 比对实际服务与宣传的差异

最终在专业人士协助下,小吴拿回了大部分费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
1. 时效性:越早行动成功率越高
2. 证据链:形成完整的违规证据闭环
3. 沟通策略:用专业话术进行协商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二维码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案例已做匿名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