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又一家信托公司宣布被托管。4月18日晚间,中航信托官宣,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建信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这也是继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中融信托、民生信托等部分出险信托公司之后,又一家信托公司被托管,中航信托也因此成为《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被托管的大型央企信托。
根据公告信息,中航信托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托管事宜而发生改变。委托服务自2025年4月18日开始,结束时间由双方协商。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航工业”)旗下成员企业,中航信托是由原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于2009年12月重新登记正式展业,注册资本64.66亿元,由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投资”)、华侨银行分别持股84.42%、15.58%。其中,中航投资由中航工业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产融”)持股73.56%,后者近期刚刚宣布退市事宜。
4月14日晚间,中航产融(600705.SH)发布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宣布退市议案在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此前3月末,公司突然一纸公告宣布主动退市,让市场感到意外。此后,公司退市进程迅速推进。
中航产融前身为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及股权分置改革,同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上首家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产业投资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公司通过多家控股金融子公司开展业务。股权信息显示,中航工业合计控制公司51.02%股权。
2024年半年报显示,中航产融旗下金融类控股子公司包括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期货、产业投资公司、中航资本国际、鲸禧保险经纪等,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国际业务及保险经纪业务等。
根据今年1月披露的业绩快报,中航产融预计2024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还实现了约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2021年~2023年,中航产融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1亿元、16.82亿元、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6%、-62.42%、-82.75%。
对于退市原因,中航产融在退市方案中提到,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 年 4 月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 A 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并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从中航信托财报信息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中航信托总资产约为279亿元,净资产约为18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94亿元,净利润9176.3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约40%、80%。在现存67家信托公司中,中航信托资产规模排在行业第20位左右,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
近年来,因为兑付风险暴露等原因,多家信托公司被托管。2024年4月,民生信托发布公告称,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中信信托、华融国际信托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因此而发生改变。
2023年9月,中融信托发布公告称,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
而在中融信托首次正面回应产品逾期问题并宣布托管事项之前,公司大股东经纬纺机也在未触及退市条件情况下主动申请退市。对于退市原因,经纬纺机称,由于市场变化,经纬纺机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根据相关规定,经公司股东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恒天控股有限公司提议,并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作出上述决定。
此前2020年,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等明天 系旗下6家金融机构因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被原银保监会接管,并分别派驻接管组。其中,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业务接管组分别委托中信信托、交银国际信托组建托管组。
2021年,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均对外公告招募投资者参与重组。从最新进展来看,新华信托已在2023年5月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宣告破产;新时代信托在2022年6月推出个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打折兑付方案”,去年5月,公司100%股权仍在进行打折转让,公司年报披露停留在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