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领军者禾赛科技,正用一次漂亮的资本跨越证明其全球市场价值。
9月16日,禾赛科技(HSAI.US)正式以“02525”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后,禾赛科技股价迅速拉升,两分钟内涨幅突破10%,一度报于每股 244.0 港元,市值超 360 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对激光雷达赛道及禾赛科技自身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对于此次回港IPO,禾赛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孙恺博士在上市致辞中强调:“过去十年,凭借芯片化架构与自动化生产体系,禾赛将原本10万美元、仅限科研机构使用的激光雷达降至200美元,实现百万辆汽车搭载,让先进的安全和智能技术惠及大众。”
面向未来十年,以 AI 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来临,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将显著改善人类生活,禾赛将为这个新时代提供新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伟大的科技应该提升所有人的生活。禾赛港股代码 2525,我们希望公司对新时代的贡献能如这串数字所寓意的那样,被 500 年后的人们铭记,以此激励所有禾赛人前进、前进再前进,孙恺博士表示。
此次登陆港股市场,标志着禾赛科技在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后,正式完成“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战略布局,并成为2022年下半年以来中概股回港“最大规模IPO”。
行业迎来爆发拐点,禾赛成全球率先盈利激光雷达公司
激光雷达行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技术突破与规模化拐点。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达62.15万颗,同比增长287.3%,超2024年全年总量。另据Yole Group预测,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6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1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2%,市场空间巨大。
技术破局成为触发需求爆发的关键因素。禾赛科技通过自研芯片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其第四代ASIC芯片平台将激光雷达BOM成本降低40%,成功将高性能激光雷达带入“千元机时代”。TechInsights拆解报告显示,禾赛AT512激光雷达物料成本已降至约300美元,性能却达到800线分辨率和400米探测距离,创行业性价比新纪录。
事实上,这一成本突破扫除了大规模“装车”障碍,直接引爆前装量产需求。禾赛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度激光雷达交付量达35.21万台,同比增长306.9%,环比增长79.2%。其中ADAS领域交付25.4万台,机器人领域交付9.8万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层面,禾赛科技已获得来自24家主机厂超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核心客户包括某欧洲顶级主机厂、理想、小米、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奇瑞、零跑、上汽奥迪、上汽通用、丰田旗下合资品牌等头部车企。在机器人领域,禾赛也已成为头部Robotaxi企业首选,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禾赛科技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客户包括Motional、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
财务数据则印证了禾赛科技的商业化能力。2025年二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收7.06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提升至35.2%,较去年同期增长12.4个百分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单季度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这是继2024年首次实现四季度及全年盈利后,禾赛科技再度实现上市后的单季度盈利。
全栈自研构建技术壁垒,凭生态协同奠定全球领先地位
禾赛科技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精准的战略布局,在全球激光雷达行业中构建了多维度的护城河。其护城河并非单一优势的体现,而是技术、制造、市场三大维度协同作用的结果,并在权威研究数据和行业实践得到充分验证。
技术领先性是禾赛科技的核心根基。公司是全球率先实现激光雷达七大核心芯片100%自研的企业,涵盖激光器、探测器、驱动、TIA、ADC、DSP和控制器等关键部件。这种芯片级全栈自研能力使其在产品性能迭代和成本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同行。与此同时,公司构建了坚实的专利壁垒,截至2025年6月,全球授权专利及申请累计超过1900项。
制造能力方面,禾赛科技通过自建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高效转化。该中心年产能规划达200万台,自动化率超90%,产品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8.5%。严格的IATF 16949车规认证质量体系确保了产品可靠性,规模化制造能力不仅保障了稳定交付,还通过规模效应持续降低成本,为产品价格下探提供了空间。
当前,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禾赛科技已确立全球领导地位。根据Yole Group报告,公司在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达33%,其产品已获来自24家主机厂超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机器人业务则成为禾赛增长迅猛的“第二曲线”。2025年上半年,禾赛在机器人领域交付量达9.8万台,同比增长692%。
禾赛科技的“双赛道”战略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正如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所言:“你不可能同时开两辆车,但可以同时让很多机器人为你工作。”通过技术、制造和市场三大维度的有机协同,禾赛科技在全球激光雷达行业中建立了持续竞争优势。
双资本平台战略落地,开启全球化拓展新阶段
作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领军企业,禾赛科技成功回港上市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进入新阶段。根据官方信息,禾赛科技此次回港上市募资约41.6亿港元,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发与产能扩张。其中,约50%的募资用作研发投资;约35%用作生产能力投资;约5%用作业务发展;约10%用作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事实上,港股上市显著提升了其在亚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本次发行获得超168倍超额认购,吸引了高瓴、泰康人寿等亚洲顶级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香港资本平台的建立,为禾赛科技深化与亚太地区车企的合作提供了便利。这一布局不仅增强了供应链韧性,也为公司吸引亚太长期资本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以外,双重主要上市为禾赛带来了多重战略优势。在流动性方面,港股上市首日涨幅近13%,公开发售获得强烈关注,与美股形成互补的投资者结构。港股市场更聚焦亚洲硬科技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资本,有助于禾赛实现更均衡的股东结构。同时,双重上市机制也有效增强了资产安全性。
对于此次回港IPO,禾赛科技方面表示,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资本与战略”的双重回归与共振。一方面,我们作为一家根植中国、服务全球的硬科技企业,回归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港股市场,能够更直接地连接本土资本、产业资源与政策支持,提升战略协同效率。
另一方面,港股作为国际资本进出中国的重要门户,有助于我们吸引更具长期视角,以及更能实现产业协同的投资者,真正实现“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的匹配。更重要的是,双重上市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本平台韧性,为下一阶段全球化扩张、技术攻坚和新场景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预计到2030年高阶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8.1%。禾赛科技作为全球L4激光雷达市占率61%的龙头企业,其新一代ETX雷达已获得国际车企定点,2026年量产后将直接受益于L3级渗透率提升。与此同时,机器人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5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将超过20万台,有望占据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过半份额。
随着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禾赛科技凭借全栈自研、规模制造及双资本平台优势,有望成为智能感知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持续享受行业发展红利。在下一个智能出行时代,禾赛科技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全球智能驾驶和机器人产业提供核心感知能力,推动行业迈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